四川省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
2018年11月16日
说明: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名,本文介绍合同诈骗罪,如需了解诈骗罪的相关规定,请点击本文末尾“下一篇:四川省诈骗罪量刑标准”。
合同诈骗罪相关刑法条文: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各省、市、自治区略有不同,此处以四川省为例。
合同诈骗罪主犯的量刑标准:二万元以下不构成犯罪;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或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百万元以上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从犯的量刑标准: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单位犯罪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量刑标准依照自然人犯罪的量刑标准执行。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是特殊的诈骗罪,是利用合同进行的诈骗行为,既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扰乱了正常的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而诈骗罪仅侵犯了财产权利,犯罪主体只能是个人。
如需了解诈骗罪的相关规定,请点击本文末尾“下一篇:四川省诈骗罪量刑标准”。
哪些行为可能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嫌疑人虽然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了钱财,或者获得财产后逃匿,但并非想非法占有,而是打算今后要付给对方,但因资金短缺暂时付不出来,这是经济纠纷,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在多人共同犯罪中,一部分人有欺骗行为,但其中某些嫌疑人不知道其他人在行骗,以为他们是在做正当生意,不知道的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涉嫌合同诈骗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嫌疑人虽然使用了欺骗手段,但有一部分案件可能仅构成民事欺诈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应按经济纠纷处理。
合同诈骗罪非常复杂,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的争议也很多,必须针对每个案件具体分析,并与办案机关就证据认定和法律适用充分沟通,才能有效保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